【创42:21】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创世记42章记载了约瑟兄弟相见的情景,当时距离多坍约瑟被卖已经过去20年了(37:17-28)。约瑟已经贵为埃及宰相,但兄弟们却为了糊口而不得不来埃及籴粮。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年那个被他们出卖的“做梦的人”,如今真的“梦境成真”,成了一国之相,而他们竟然就如约瑟的梦境——俯伏跪拜在约瑟面前,虽然他们没有认出眼前的达官贵人就是自己买到埃及的兄弟,但约瑟却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为了试验兄弟们是否悔改,约瑟故意对他们说严厉的话,兄弟们则内心恐惧,彷徨不安。面对处境的变故,家业的不顺,面对不可知且看似危机四伏的未来,兄弟们立马想起了自己罪恶的报应。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创42:21)
20多年了,从过去血气方刚的少年,到今天已近中年的为人父母,雅各的这些儿子们也有了许多人生观的变化。过去年轻气盛,为了心中的忌恨,竟然干出了出卖自己亲弟弟的罪恶勾当。如今,这20年里眼见父亲终日为失去约瑟悲痛万分,他们却只能继续昧着良心,隐藏犯罪的勾当,直面良心的控告。再经历许多人生波折,眼前又面对赤裸裸的生存危机,他们再次想起自己在兄弟身上之恶的报应。良心的控告再次提醒他们犯下的罪孽,报应的来到。
意气风发,一帆风顺时,人们总会忽视软弱的良知,但当报应来到的时候,良知总会用她软弱但坚强无比的声音在每个依旧容忍良善的心灵里控告,直到你偿付了良心的罪债!良知实在是我们里面依旧保持人性的最后一点底限。
在托尔斯泰的《复活》里,曾讲述了年轻气盛,风流倜傥的贵族少年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里诱奸了姑妈家漂亮的侍女卡秋莎·玛斯洛娃,致使喀秋莎怀孕,而他自己则随后离开,就把这笔孽债忘记得一干二净!
许多年以后,作为陪审员的他在法院上帝看到了被指控谋杀罪的妓女喀秋莎时,他才知道,原来正因为自己的犯下的罪行,导致喀秋莎怀孕后被逐出家门,随后沦落为妓女,再后来被诬告谋杀。此时的聂赫留朵夫已经功成名就,但这突然的消息再次唤起了他沉睡的良知,后半生他都在为此赎罪。
良知看不见,摸不到,却是上帝赐给人,留在我们里面归正我们的正义之光。是人性的见证,是通往神性的桥梁,是灵魂的依托。良知沉寂而软弱,但却坚强而不屈。她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当你出卖良知的时候,当你扼杀良知的时候,你就是在出卖自己的生命,出卖自己的灵魂。
忌恨可以淹没良知的叹息,但你绝不能令她沉默。灵知的控告和报应一样,大多数时候姗姗来迟,但她一定不会缺席!有时她会尾随着上帝的审判而来,有时她会独自叩门,报应就藏在她的后面。若你想谋杀良知,那无情的报应就会将你碾得粉碎,还会将你拖下去地狱。有时候,信仰的救赎是先有了良知的救赎。你可以委屈自己,但千万不能委屈良知,因为她才是你生命之能保鲜的核心!
亲爱的父上帝:
求祢在我的心灵里说话,
对我的灵魂发声,
告诉我哪里是正路,
领我行走其中。
我若稍微偏离,
或者心里迷糊,
不知何去何从,
灵魂身体乏力。
求祢那带着能力的呼唤,
用祢那清晰嘹亮的指引,
告诉我这是正路,
要行在其中。
若祢让我经历试炼,
求祢给我更大能力胜过,
若祢要我接受训练,
求祢给我意志和悟性
领悟其中的功课。
求祢保守我
远离一切堕落、罪恶和过犯,
在我想错前归正我的思想,
我若思想言行邪辟,
求祢在我犯罪前就领我悔改。
主啊!
求祢救赎我的灵魂脱离捆绑,
赐福我的生活有喜乐的滋润,
引导我走过死荫的幽谷,
在祢佳美的时间引我进入丰盛之地,
在平康福乐之中与祢永远居住。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们!
灵修反思:
1. 【创42:1】雅各见埃及有粮,就对儿子们说:“你们为什么彼此观望呢?
【创42:2】我听见埃及有粮,你们可以下去,从那里为我们籴些来,使我们可以存活,不至于死。”
埃及为何有粮?上帝在降灾前是否有给人一些提醒?我们如何领悟上帝的提醒?
2.面对不确定的艰难的处境,雅各的儿子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当你在困境中的时候,会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
3.【创42:7】约瑟看见他哥哥们,就认得他们,却装作生人,向他们说些严厉话,问他们说:“你们从哪里来?”他们说:“我们从迦南地来籴粮。”
——约瑟为什么没有离开跟他的兄弟相认?是怀恨在心吗?是伺机报复吗?
约瑟的目的是什么?
4. 【创42:21】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创42:22】流便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吗?只是你们不肯听,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
约瑟的哥哥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反思?经过了20年,他们有什么变化吗?吕便认为这些遭遇是他们泯灭良知的报应。你怎么看?
5.良知是什么?一个人委屈良知会有什么后果?
6.你认为自己现在的为人,是否能够向良知交账?若不能,如何面对上帝?
7.在利益得失,眼前的安危面前,在不道德的社会,要尊重良知是有冲突的。如何才能不要昧着良心做事?
8. 【创42:20】把你们的小兄弟带到我这里来,如此,你们的话便有证据,你们也不至于死。”他们就照样而行。
约瑟为何坚持要把便雅悯带来?他如此处理是否智慧?为什么?
9.【创42:17】于是约瑟把他们都下在监里三天。
约瑟要兄弟们坐牢三天,目的是什么?对哥哥们有什么好处?
10. 【创42:24】约瑟转身退去,哭了一场,又回来对他们说话,就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来,在他们眼前把他捆绑。
约瑟为何会哭?他为何要捆绑西缅?他要达到什么目的?
11.【创42:36】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
雅各为何对他的儿子有这般反映?他为何认定是儿子们使他丧失了孩子?
12.本章记述了吕便两句话:
【创42:22】流便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吗?只是你们不肯听,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
【创42:37】流便对他父亲说:“我若不带他回来交给你,你可以杀我的两个儿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带他回来交给你。”
你认为此时的吕便是否还有长子的气魄和心胸?为什么?他的话语对人有何造就和帮助?圣经记载他这两句话有何目的?对我们有何警示吗?
13. 【创42:38】雅各说:“我的儿子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们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
雅各的家庭失去了亚伯拉罕那个时候的尊贵。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是否也经历过这种一团糟?请问,我们该如何重建家庭的秩序?
14.从本章经文的记述看,你认为约瑟哥哥们的行为是否能证明他们已经悔改了?
15.本章故事给你有何触动和反思?